发布日期:2022-06-10 12:55:53 大 中 小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很有见地,反映了当下中小学生思想上存在着感恩意识淡薄的问题,让我们深受启发。感恩是一种文明,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是每一个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仅仅是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因此,也是我们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委收到建议后,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仔细分析,对建议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初步的工作思路。我们认为您的建议很有针对性,我们将尽力解决和办理。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我区实际,努力开展好此项工作:把感恩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对感恩教育内容进行设计,将感恩教育融入中小学德育课程中。根据国家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孝敬父母”教育提出了乡音的要求,如:小学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三至六年级要求学生“懂得感恩”,初中要求学生“养成孝敬父母的品质”“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2017年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学生深入理解感恩等传统美德。
二、积极发挥活动育人作用。学校要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活动中,也渗透到班主任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班队会,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和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播主流价值。我们大力推动各校拓展教育空间,通过讲故事、文艺演出、校园广播、阅览室、班队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包括感恩教育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
三、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要积极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全面培育学生的感恩品德,让学生不仅懂得感恩父母、老师、朋友,还懂得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正视成功与挫折。
在下一步工作中,email365_503-365_365bet有没有app区教委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育人为本,育德为先,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重要抓手,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大力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全区中小学校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将感恩教育进一步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体现在日常的管理中,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中,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此复函已经区教委徐宁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
附件:承诺事项列表
重庆市email365_503-365_365bet有没有app区教育委员会
2022年6月6日
联 系 人:周博
联系电话:47532002
附件
承诺事项列表
序号 | 承诺事项具体内容 (分项列出) | 承诺落实时间 | 责任单位 |
1 | 各中小学校继续做好学生感恩教育工作。 | 2022年5月 | 区教委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